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正在大洋彼岸引发连锁反应。

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特朗普关税政策与河流水位下降双重冲击,导致欧洲港口出现疫情以来最严重供应链拥堵,拥堵问题在鹿特丹、安特卫普和汉堡港口最为严重,预计将持续至少数月时间。

船运和物流公司警告称,驳船被迫等待数天才能装货,货柜船面临长时间等待。荷兰船运公司WEC Lines董事总经理Caesar Luikenaar表示:“所有大型枢纽都在满负荷运转。”

业内人士将此次危机归因于美国关税政策的急剧变化,迫使货柜航运公司重新规划网络以适应全球贸易流向的剧烈变化。同时,莱茵河因春季干旱导致水位异常较低,进一步限制了驳船装载能力。这一情况对全球物流系统构成最新打击。

港口拥堵创疫情以来新高

荷兰物流公司Euro-Rijn Group首席执行官Albert van Ommen认为,当前拥堵是疫情以来最严重的。

德国物流公司Contargo警告客户,驳船在安特卫普装载货柜平均等待66小时,在鹿特丹等待77小时。驳船通常会获得固定时间段在货柜码头装货,以确保快速高效地运输货柜。

在欧洲第二繁忙的货柜港安特卫普,船只卸货时间比预定时间延后3至5天。Van Ommen表示:“当我们用驳船收集货柜时,由于海运船只无法按时到达,驳船也无法按时装载。最终,客户和终端用户收货时间延迟。”

亚洲货物转向欧洲市场

欧洲港口还在应对来自亚洲进口量的增加,因为美国高关税导致货物转向其他地区。

德国DHL高级主管Casper Ellerbaek将从亚洲到欧洲货柜量的急剧增长归因于亚洲出口商战略的转变。他估计这一增长约为7%。

“从不同贸易的增长水平来看,毫无疑问我们看到欧洲承接了历史上本应流向美国市场的大量份额,”Ellerbaek说。

尽管延误尚未迫使任何客户因零部件短缺而停产,但Ellerbaek表示这种“戏剧性”情况仍存在风险。

业内寻求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码头运营商——主要是从公有港务局租赁码头空间的私营公司——正急于招聘新员工和购买新设备,试图缓解压力。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港口和码头首席商务官Mark Rosenberg表示,公司团队正在努力管理货物流量,尽可能减少干扰。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对拥堵能否轻易解决表示悲观。Luikenaar表示,一些服务欧洲本地市场的航运公司被迫花费一周时间从鹿特丹不同码头收集货柜,而正常情况下最多需要三天。他说,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数年的产能投资,“这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