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为AI基础设施投入的“军备竞赛”正通过一场空前的发债潮将压力传导至资本市场。
据媒体报道,亚马逊周一启动了三年来的首次美元债券发行,筹集了150亿美元资金,比最初的估计高出 30 亿美元。此次发行吸引了约800亿美元的峰值需求,显示出市场对这家科技巨头的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需求旺盛背后,亚马逊本次债券的发行价格相对便宜,与当前收益率曲线的利差较大。
这也意味着亚马逊加入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以及甲骨文等同行的行列,通过大规模发债为AI相关的巨额资本开支提供资金。过去两个月内仅四大科技巨头的发债总额就已超过800亿美元。
这场由AI驱动的债务扩张,一方面正重塑公司债市场的供需格局,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华尔街的警惕,美国银行已发出警告,称支撑这轮AI热潮的宽松金融环境正迎来拐点,随着全球央行降息步伐放缓,信贷市场的裂痕已经开始显现,做空这些云服务巨头的债券可能成为2026年的“最佳交易”。
据媒体报道,亚马逊在一封邮件回应中表示,此次发行的收益将用于“支持业务投资、为未来资本支出提供资金,以及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此次发行的主承销商。
作为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是这轮AI投资潮的核心参与者。为满足AI服务需求的激增,亚马逊正大幅扩大其基础设施投资。
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资本支出同比飙升61%,达到342亿美元,使其今年以来的总支出达到899亿美元。据彭博汇编的分析师平均预期,亚马逊明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1470亿美元,几乎是2023年水平的三倍。
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透露,自2022年以来,亚马逊的数据中心算力已经翻了一番,并计划到2027年再翻一番。
本月早些时候,亚马逊还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380亿美元的协议,在七年内为这家AI初创公司提供数十万块英伟达芯片的算力支持。
为了在AI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科技巨头正在展开一场昂贵的竞赛,核心是建设能够支持AI模型训练与运行的数据中心。近几个月,它们越来越多地转向债务市场,而非动用现金储备来为这些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资金。
在亚马逊此次发债之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本月早些时候已发行250亿美元债券;社交媒体巨头Meta在10月发行了300亿美元债券,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司债发行纪录;而甲骨文则在9月通过发债筹集了180亿美元。
这股发债潮的规模空前。据报道,美国公司今年为AI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发行的债券已超过2000亿美元。高盛此前估计,科技巨头的“巨额”债券销售已占到今年美国公司债净供应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这场由AI引发的发债热潮正对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分析师警告称,科技巨头数千亿美元的潜在融资需求可能“淹没”债务市场,为信贷投资者带来新的风险。
PGIM全球债券主管Robert Tipp指出,供应的突然猛增正在对市场构成压力,可能会显著推高长期债券的收益率。据摩根大通预测,这股热潮预计将推动明年美国公司债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1.8万亿美元。
我们此前提及,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认为,AI相关债务的激增正在埋下风险。他的核心看空逻辑建立在金融条件的变化上:过去12个月,全球央行共进行了167次降息,创造了“大规模宽松”的金融环境,但这一势头正在减弱,预计未来12个月的降息次数将骤降至81次。
Hartnett指出,宽松周期的主要阶段已经过去,金融宽松的见顶通常对应着信贷利差的底部。当前,科技行业为进行AI“军备竞赛”所需的大规模资本支出已超出现金流所能支撑的范围,正导致其债券息差和信用违约互换(CDS)扩大,他将此形容为“游行队伍中的麻烦”。例如,甲骨文的CDS近期已飙升至100个基点以上。
Hartnett甚至引用一句市场流行语来强调其观点:“当下一次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QE)时,你就会知道他们将购买AI云大厂的债券了。”这暗示了这些公司的信贷风险最终可能需要央行出手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