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正加快制定减持庞大ETF持仓的计划,核心将是通过市场逐步出售这些风险资产。近期,多位高官发出更明确信号,显示抛售行动距离落地已更近一步。但抉择何时启动这一政策仍是最大悬念。
副行长内田真一近日表态称,央行将思考如何处理其手中ETF与房地产信托基金资产,释放了行动临近的最强信号之一。相较之下,行长植田和男此前则强调决策“不急于一时”。
如果日本央行启动ETF减持,意味着自2010年以来规模高达37万亿日元(约合2510亿美元)的资产或将逐步进入市场。债券不同,ETF等权益类资产不会自然到期结算,因此只有真正卖出才能从资产负债表消化,对股市流动性和估值带来实际影响。
目前,日本政坛因首相石破茂辞职陷入动荡,央行何时正式公布抛售细则和时点,成为左右全球市场和本地资产价格的最大变数。
据媒体援引熟悉计划的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央行内部战略将以“分阶段、小批量、逐步抛售”为主线,而不会采取如转让国有机构等替代性方案。副行长的讲话也暗示,央行将借鉴2002至2010年间处置银行股票的经验,通过长期、小额、多批次交易,避免因抛压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日本央行从2002年到2010年曾向银行购买股票以缓解金融压力,这项股票出售计划耗时20年,并于今年7月刚刚结束。一位消息人士指出,这为央行着手出售ETF铺平了道路:
“很明显,日本央行在迈向出售ETF方面正取得一些进展,沟通方式的变化可能是迹象之一。”
日本央行从2010年开始购买ETF,特别是在2013年宽松大潮后急剧膨胀。虽然去年退出大规模刺激后已停止新增ETF,但现有35万亿日元级别的持仓,仍面临通过市场行为主动“消化”的压力。
着手出售ETF,被视为行长植田和男为结束其前任开启的大规模货币刺激实验所画下的最后一个句号。与会到期后自动从资产负债表上脱落的日本政府债券不同,ETF没有到期日,除非央行主动出售,否则将永久留在账上。
因此,出售ETF是日本央行实现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的必经之路。央行审议委员Kazuyuki Masu在7月曾表示:
“没有人认为维持现状是可以的,所以我们需要在某个时刻缩减持有规模。”
不过他也强调,鉴于出售行动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央行必须“极其谨慎”地推进。
长期以来,日本央行对于何时或如何出售ETF一直保持公开沉默,仅表示会以一个“适当的”价格进行,以避免自身亏损或引发市场重大混乱。
尽管处置方案已有轮廓,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时机。目前,日本央行内部尚未就何时做出决定达成共识。分析人士认为,在下周(9月19日)的政策会议上,央行不太可能就出售ETF做出决定,但植田和男可能会在会后发布会上就此发表评论。
原本,日经平均指数攀升至历史高位,为央行在未来几个月采取行动提供了良好窗口。然而,首相石破茂的辞职引发了数周的政治不确定性。执政党将于10月4日举行领导人选举,新政府的政策方向明朗之前,日本央行贸然行动将面临风险。
时机不当的决策可能招致政界的批评或不必要的关注。例如,最大的反对党日本立宪民主党已提议,利用日本央行ETF持仓的股息来资助育儿支出。在政治动荡中启动资产出售,可能会让央行陷入复杂的政治博弈。另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我不认为日本央行非常匆忙,但这是它最终需要完成的事情。”